11月27日,软件技术专业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于校内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旨在优化升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与技术发展趋势,来自兄弟院校的教育同仁与企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为该专业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出谋划策。
研讨会开始后,软件技术教研室主任首先详细汇报了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初步规划,涵盖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以及教学资源配置等多个方面,并深入分析了当前软件技术行业的人才需求特点以及专业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交流讨论环节,兄弟院校的代表们分享了各自在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方面的宝贵经验与成功实践案例。他们强调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并就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实践教学的创新性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企业专家们则从行业需求的角度出发,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建议。他们指出,随着软件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前端与后端技术的深度融合已成为行业主流趋势,因此在核心课程内容设置上应确保前端、后端并重,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实际项目开发需求。此外,专家们还特别提及了鸿蒙系统的崛起及其在智能终端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建议学院适时开设鸿蒙开发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为学生未来就业拓宽渠道,提前布局新兴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
在认真听取各方发言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罗颖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兄弟院校和企业专家们的积极参与和专业建议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学院将充分吸收和借鉴本次研讨会的成果,进一步完善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她强调,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出更多适应新时代软件技术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推动区域软件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软件技术专业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与方向,加强了院校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拉近了学院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奠定了坚实基础。